2023-05-10 14:56:27
点击此处了解 沧州学本教育
中国家联(JFC)“父母道工作坊”沧州站第一期的培训工作结束了。两天一夜的时间里,我一直为大家的热情投入而感动着。只有后来加入的,没有提前离开的。大家通过亲身体验,交流分享,用心感受“三五家教法”的魅力,自己的幸福值也不断提高。下面这些文字就是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
我一直以负责任的父亲自居,孩子从小到大,我一直对他高标准严要求。他一但有错误,我就及时指出并要求他改正。记得在他五六岁时,我每到周么休假在家,就会与他爆发冲突,少的时候两三次每天,多的时候十来次每天。打骂孩子是常有的事,我觉得是为他好,长大了他会明白的。后来孩子大些了,我就很少动手了,但是训斥孩子还是还是常有的事,亲子关系一直不融洽。
单位的李姐在教育孩子上很有一套,我就向她请教,她的指点很有效果。后来她又引见我认识了吴校长,我与吴校长谈了两个小时,发现他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他让我发现我在教育观念上是有问题的。吴校长非常推崇苏加胜老师,说苏老师的课是他听过的最好的家庭教育课。
还是很有缘分的,两个礼拜后的昨天,苏老师应邀来吴校长的学校讲座,我和爱人一同前往听课。苏老师的课堂很特殊,家长们围成一个圆坐着,开场先做一个游戏。开始人们都有些拘谨,但很快就都放松下来。接下来又有几个小游戏,每个游戏都是一场思想实验,让每一位家长都体验一下自己在孩子的角度接受自己的教育,家长们这才发现孩子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我们和孩子似乎不在一个维度上。这时苏老师针对我们的感想和体验发表他的观点,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具体问题背后的根源。他从不长篇大论,只是就事论事,而且时刻与我们保持互动交流,但是苏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这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问题,苏老师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法、倾听法、表达法都是简单易学,在游戏过程中被家长所运用和掌握。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话题,每一个人的感悟都有可能激发别人的感悟。原来学习可以如此简单,易于接受。不管是课堂形式,还是其背后的理论体系,还是苏老师的评论、解析都是如此的精妙,充分体现了这套教育方法的成熟度,也实现了自恰、他恰。
我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去的,却发现很多的问题出在我身上。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先控制情绪,再想办法处理。经历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是孩子成长的必须。一些问题是家长不应过多干预的,如果必须干预,就用苏老师的“三五家教法”吧。
——运河边
通过一天的学习,感触很多,深刻自省,外化自身,内化自心,我这作业交的有些晚是因为跟老公沟通了一个小时分享了三五家教法的精髓和学习的收获,孩子爸爸非常支持和认可,我们由衷的感慨一家人从今天开始都要学习好好说话,用好三五家教法的语言,温情而有力,我突然觉得平和心态好好说话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学会处下,人生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有三种父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我们属于后知后觉的父母,孩子出问题了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迫不及待的急于学习提升自己,渴望跟孩子同频,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更多的情绪只关心孩子飞的高不高,从不关心孩子飞的累不累,从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来都是指责批评没有鼓励,从来没有肯定支持、认可和帮助只有恨铁不成钢的心和焦虑着急的情绪,恶性循环又无力感剧增,感谢三五家教法苏老师的循循善诱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吴校长刘春菊老师的辛苦付出我们会认真学习争取早日融会贯通,做孩子信服最爱的父母!在此感谢所有老师的家长,走在一起是缘份,在一起走是幸福!
——冯艺
三五家教法学习心得
对三五家教法的认识,源于吴校长从沈阳参加学习回来,提起三五家教法时脸上的那份洋溢出来的欣喜,犹如发现了巨大的宝藏一般。
接下来有限的沟通时间内,吴校长对三五家教法赞不绝口:最接地气,可实操的方法。
有幸,今天终于等来了苏老师和刘老师,面对面的为我们指导课程。
回顾整天的上课,感触颇多。开场热身活动热情满满,接连不断的互动欢笑不断,在活动中我们找到久违的学习的感觉与乐趣,在互动中发现以往生活中需要学习与改变的自己。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发现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以及我们作为父母所存在的一些以前没有能发现的问题,体会到孩子的无助,其实,我们应该还没有到感同身受的地步,我们作为家长,也需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在课程中的演练,让我感受最深刻,因为看似简单的倾听、表达、鼓励,我们在听苏老师讲解后深以为是,而做起来,却总是有所偏颇,那么我们的孩子在面对我们看起来并不怎么难的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形?
孩子成长,家长更需要成长。和孩子一起努力。
——高逸
一天的学习结束啦,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恩我的吴老弟把三五家教法引到沧州,为沧州饥渴中的家长引来甘露;感恩苏老师、刘老师不远千里,不顾劳碌为我们带来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家教知识。可以说家庭教育培训我参加过很多次,但这一次是我最幸福的一次,收获最大的一次。一种满足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萦绕着我,真诚的说声:谢谢您们!
今天的学习,有专业的理论指导: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埃利斯的ABC理论,苏老师研究成果水火木金土理论………让我受益匪浅;有很接地气的,可以直接指导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具体方法,家长该怎么说,怎么听,怎么做,才能形成良性沟通,这些方法切实可行。这些让我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些知识不光可以用于家教,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交往的领航灯。我想我会推荐更多的朋友接触三五家教法,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期待苏老师刘老师第二天的讲授。
——丛中笑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发现说话竟然像做数学题一样,会有公式,苏老师的“三五家教法”让我认识到原来学会好好说话不用靠揣摩太多孩子的心理也可以沟通的顺畅,这就像做一道很难的奥数题,不会方法怎么也不会解答出来,而“三五家教法”就是解题的公式,而且是解决所有奥数题的公式。
这样一想,我不由吓了自己一跳,又不由暗自窃喜,我怎么得了这样一个宝贝!特别有那种小孩子有一个好玩具,想到处去炫耀的感觉!
这个“玩具”感觉特别像小魔仙手中的“魔法棒”只要掌握了运用的方法,我们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工作关系……都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感谢苏老师发明了“三五家教法”,爱因斯坦的发明方便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苏老师的发明提升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三五家教法”就像一把通向幸福生活的 ,我带着急切的心情想去学会怎么开锁 !
—— 张丽
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吧,首先感谢吴老师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
苏老师把最好的办法给到我们,领我进门,我积极的学习,每个人接受的能力,和感悟的东西,甚至理解深层和表层的东西的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运用起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很努力的去想处理好每一个我认为孩子不当的问题,不断挑战每一个新的问题!那么我做到了哪些呢?我的情绪,首先我在我想要情绪时,我能立刻感到我要生气了,我意识到后,气愤就会下降很多,然后我就分析我为什么会生气,事情的本身还是我由事件的本身延伸到我内心的那个潜在意识,比如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当我情绪上来,要指责他不好好写作业,可能会说不好好写作业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出好成绩就不能上好高中……一系列的问题追到自己内心深处,我自己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和孩子更大的冲突,我意识到以后,我就不发脾气,就事论事,倾听孩子……最后引导孩子,把责任还原与孩子……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不知道问题怎么处理时,甚至学习后不会说话了,那么我就闭嘴,考虑!
反思自己,为什么不会说话了,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是多年我们说话的方式,我们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我们需要改变这些,才能改变我和孩子得现状,怎么办?那就闭嘴,抚平好情绪捋一下我们学习的那些东西,运用上来!
——王淑杰
在大群里听刘老师的讲课,一直就有写点东西的冲动,想交作业,想把我的感悟与他人分享,说得高大一些,想凭自己微薄之力使他人获益,但是一直感觉很多东西没想透彻,所以不敢写,今天需要交任务型作业了,所以……但是还是没想透彻,感觉获益很多,感触很多,但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角度切入。所以分享一个今天晚上回家后实操案例。
下课后回来路上顺便去商场接去逛超市的我家先生和女儿,在车上询问一下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提醒孩子明天之前需要完成的任务,孩子情绪非常好,但是抱怨道:还不如不放假,让我们在学校复习,准备考试呢,放假多放一天,但是留那么多作业,一直都在赶作业。我笑着赞同道:“还真是”。孩子爸爸马上开始抓紧时机讲大道理:“你就不应该磨蹭,如果你抓紧时间,注意效率,早完成了,明天一天没时间写作业,我看你怎么办”。孩子就说,我一直在写,你别说了,越说我越烦躁着急,看着这种情况,自己突然有了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的优越感和自信,马上转移话题,"唉,你这次数学推门考成绩不错",孩子马上情绪就过来了,美滋滋问自己多少分,有几个人比自己高。我想我的共情同理心,没让孩子的烦躁情绪激化。
回到家孩子又跟我说因为班上有同学往校服上乱画,班主任生气了,我有尝试用倾听法中的开放式提问“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往校服上画东西呢?”孩子马上回答“要与众不同, 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我觉得用这种展式自己不好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是不对的”。“那你觉得想要吸引别人注意这件事对吗?”“想要吸引别人注意没问题,方法不对”“那什么方法好呢?”“让自己学习好,有特长”为我家睿智的小姑娘点赞吧。没有学习请听法之前,我也不知道孩子想法是这样的正面阳光,每天过度担忧她会出现认知偏差。我想每个家长都会对孩子有各种担忧,而这些担忧完全来自于对孩子的不了解,而不了解又是由沟通不当造成的,而之所以沟通不当是因为我们不会倾听,没有给孩子说的机会和欲望。
—— 白荣
回想今天一天的收获,分享一下众多感受之一吧。就是所谓的游戏环节,进行了几次,究其宗旨,都是在角色互换,家长体验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当我们的孩子不容易,孩子真的在努力做我们的好孩子,只是有时候她的能力确实达不到,比如木偶游戏;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者所谓的做错事的时候,比如成绩下降的时候,她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她需要共情,倾听,她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我们多数的时候是指责,甚至打骂,然后帮她想办法,让她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下去,结果孩子又变回木偶了。
愿我们学完三五家教法后,孩子们都不用做木偶了,妈妈们都不用做怨妇了,家庭都和谐幸福了。
—— 王玉翠
学 校 地 址:沧州市高铁西站北行1公里
开车路线一:沧州市高铁西站北行1公里
开车路线二:老沧河路沧县界牌向南1公里
乘 车 路 线:市区乘561路到科研所站
联系电话:15333271567(吴老师)
13231709986(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