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普遍 老板的幸福度还不如员工

2023-05-10 14:56:27

时间:2014/09/22资料来源:Rong 360原作者:Aolu

  昨天,《河南商报》“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系列报道见报后,热线电话此起彼伏,数十位企业主倾吐他们的苦涩。河南教育学院教授王显军说,这个报道非常及时,小微企业融资难急需破解。

  进退两难:手续繁琐,等了一年多,但都是空的。

  昨天早上不到8点,郑州和盛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士建第一个打进热线。“商报的报道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小微企业要想贷款,真是太难了。”王士建说。去年6月份,郑州市有关部门组织帮扶小微企业活动,其中一项就是牵线贷款。王士建立刻报了名,随即开始漫长的资料准备阶段。

他说:“营业执照等,以及从税务部门、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到社区的一系列手续,已经有半年了。”王世健说。最后,在去年11月22日,他提交了信息。

再等六个月,最终的结果是,王世坚银行的工厂太老了,不能拒绝贷款。“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结果就是这样。”王世坚无奈地说,即使贷款,当时的项目也被错过了。现在,王世坚是通过家人和朋友来筹集资金的,再也不想费劲了。

  困境 2:贷不到款冒险和陌生人捆绑贷款

  昨天,在外办事的高女士偶尔看到了商报的报道,立刻拨通了热线。电话里,她的声音仍显得非常激动。

从2002年到2007年郑州开始经营照明业务,高女士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六七百万元。在她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后,她的两个同龄人来找她把贷款收起来。虽然她对此并不熟悉,但急于使用这笔钱的高女士立刻同意了。很快,她就得到了300000元和500000元的贷款。但令她惊讶的是,两人在收到付款一个月后失踪了。银行立即通知高女士,她必须对此负责,并承担所有的还款责任。

  合作方知道了高女士的事,不停地催款且停止了合作,没办法,高女士只能把自己一点点经营起来的店转给了别人,和老公又恢复了打工生涯。“如果能从银行顺利贷款,我咋会冒着风险和不熟悉的人合作啊!”高女士如今懊悔不已。

 困境3:银行突然向高利率的企业主贷款,向私人部门借款。

一年前,他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老板,年营业额4000万元。这家企业经营良好,是一位令人羡慕的亿万富翁。去年,他从银行借来的1100万元贷款到期了。“企业的资金在流动,一般帐户上不会有多少钱。”李先生说。

  按照惯例,他按月息6%,通过民间借贷贷了500万元,把上一年度银行贷款还清,再等新一轮贷款批下来,还清民间借贷。银行每晚一个月续贷,李先生就要多支付30万元利息。

  李先生说,企业从银行贷款,几乎都要支付两份利息。但是比续贷延迟更可怕的是,他还完银行贷款后,银行停止给他贷款了。连锁反应是,他也没能力还那500万元借贷。加上利滚利,这500万元一年后就要还1000万元。李先生每天备受煎熬,他无心管理企业,整天四处奔波找钱。

  “如今企业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了。”昨天,在电话中,他的声音仍充满焦灼。

 现状:普遍拆除东墙以弥补千万富翁的不幸

  小微企业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如今很普遍,业内人士古先生说,现在千万富翁这个群体其实面临更多尴尬,无法作为央企上市公司融得更多资本,相比微型企业,运行成本压力更大。“一旦有几百万元‘高利贷’,他们的幸福度还不如员工,等于每天都是在给民间借贷打工,甚至破产。”他说。

  而一家基层银行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如果离开民间借贷机构,该行大部分小微贷款无法顺利实现续贷。尤其是在今年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续贷会更加困难。一笔贷款归还后,小企业便面临着下一次融资困境,不少小微企业在东拼西凑还上贷款后,遭到银行抽贷,小微企业主从此无力再经营企业,而是天天借民间高息贷款还借款,因此而破产的企业不在少数。

中小企业为了偿还贷款,拆除东面墙,弥补西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掩盖了银行的实际资产质量,而且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不利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学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