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开庭是法警开道全体鞠躬、身披法袍走路带风,事实是……【斑斓 · 新青年】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


5月30日,:。据说场面比《创造101》还精彩,pick谁一度让百人评审团十分头疼。最终选出的10位也是各具特色,圈粉无数。今天斑斓君就带大家一睹为快。(以下排序不分先后)


法官的优雅

▼点击观看评选会展示视频


五年前,,被一尊身披白袍,眼蒙白布,左手持秤,右手执剑的女神雕像吸引住了,父亲告诉我,这是法律女神忒弥斯,白袍象征道德无暇,蒙眼象征不受干扰,天秤象征裁量公平,宝剑象征绝不姑息。那时我想,法官的模样大概就像这位女神:高高在上,无所不能。那一年,我刚考进武汉大学法学院。

六年前,我开了一个庭,一群继承人为争夺几件古董乐器头破血流,被阳春白雪的法庭剧骗了半辈子的我面对鸡飞狗跳,突然想起小时候边弹钢琴边打拍子的情形,灵机一动说,乐器需要遵循章法才能奏出乐音,没有章法的声音是噪音,没有规矩的法庭是菜场。顿时一片鸦雀无声。那时我想,法官看似居委大妈的家长里短,却有着乐团指挥一样的运筹帷幄,将杂乱无章的声音排列重组,奏出和谐的旋律。那一年,我刚成为一名助审员。


两年前,我办了一个案子,鲁迅的后代起诉鲁迅博物馆,称《鲁迅像传》一书侵害肖像权。原告说你用我爷爷的肖像出书经我同意了么,博物馆说我用馆内文献著书还要经你同意?各方利益都有法可依,但当法益相互冲突时则须两利相权取其重。在反复斟酌名人私属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边界后,我以鲁迅作为故世已久的历史人物,其肖像已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公共资源,而鲁迅博物馆系在职务范围内以文化传播为目的的合理使用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请,被评为优秀裁判文书。宣判时我想,法官绝非法条的复读机,他们有着舞者一样的衡平,在法律价值的天平上找到一个支点,跳出优雅的舞姿。那一年,我刚成为一名入额法官。


这些年,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法官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回想入职九年,经历过被当事人嘲笑“你连婚都没结过,有什么资格办离婚”的无语,也收获了办案过千,调解过半的经验;经历过把离婚判决写成言情小说的尴尬,也收获了四个一百,优秀文书的荣誉;经历过幻想像女神一样开庭却变成女神经一样咆哮,也收获了示范庭审,法官说案的成就;经历过连做梦都被在发回重审的压力山大,也收获了超额办案之外还有余力投身“邹碧华”演说,执笔“庭前独角兽”,,参加高院器乐团,以一个多面法官的形象推动文化建设的能力。然后我明白了:法官并非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最接地气的人


想象中的法庭本应是百人开道全体鞠躬,我们身披法袍走路带风,而现实中的法庭是嘈杂甚至撕心裂肺的,我们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被电话叫去了。但在我心中,法官的优雅,是盛世太平中的从容不迫,更是一地鸡毛里的处乱不惊。是六年科班出身的训练有素,十载办案成山的阅人无数,更是一种内心对理性,秩序,公平,正义的信仰。用自我消化众生恩怨之苦,创造世界大同社会和谐之美,这就是我,一个法官,在你心中最优雅的模样。

 

许晓骁(上海高院)

无问西东,追寻新时代金融法治之路


年前,我从清华园来到上海高院。九年来,尽管自身改变了不少,体重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但记忆中,母校操场边那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大幅标语、校史馆中那些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前辈校友,所带给我的那种家国情怀的感动,始终未变。在我看来,家国情怀并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他指引我在平凡的司法工作中,融入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法治的关怀和追求

身处上海这个中国联通世界的金融枢纽,金融市场飞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同时金融欺诈屡禁不绝,各方矛盾日益凸显。那就需要我们运用司法的力量,划定金融活动的合理边界,做好保障金融创新与维护民众权益之间的平衡器,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参与审理的光大证券公司“乌龙指”案件,是全国首例投资者获得赔偿的内幕交易纠纷,涉及到金融衍生品跨市场风险对冲等前沿问题。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也找不到可资借鉴的先例。我与同事们一起,秉持公平公正的司法理念,研究探索相关法律问题,初步确立了该类案件的裁判规则。我们的判决令众多投资者获得赔偿,维护了市场公平。,被业界称为中国金融法治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金融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令人们心有余悸。。我们需要通过司法审判及时处置纠纷,遏制风险蔓延,成为防控金融风险的稳压器

 

数年前,上海等多地遭遇严重的钢贸企业信贷危机,银行业面临数千亿元的坏账损失,造成了行业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为应对此次危机,我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调研,起草了相关审判指导意见;与监管部门密切沟通,实现案件的有序化解和风险缓释;还作为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上海市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我一直从事金融司法工作,案件数量多、类型新、法律适用难,是金融审判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每年近二十万起金融案件,。而来到信息化社会,金融司法也需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我组织十余名青年法官,与科技人员一起,从零开始、边做边学。通过大半年的努力,首批案由已经成功上线试运行,为金融审判的发展创新掀开了新的一页。

 

一百年前,清华国学院导师梁启超在面对国家变革维新时发出“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的慷慨话语。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应当抱有这样一种家国情怀,它将启迪我们思考、指引我们前行,促使我们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

 

十年回顾


,我先后在行政庭、审监庭等4个部门工作,在本院、高院、,先后有过4个兼职身份。就像一名频繁更换跑道的选手,每一次重新出发,能不能跑得更远,我曾有过担心,也有过犹豫。

2011年,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当好一名法官,是跑道的第一段。7年间,我撰写的文书、,5次获评“四个一百”优秀法律文书和精品案例,。在每一个案件中投入的心血,反复的打磨,绝不仅仅是为了评比。通过文书来释法明理,通过判决来定分止争,才是对法官最好的奖赏。


2014年,司法体制改革拉开大幕,积极投身司改,是跑道的第二段。近4年来,、。、、,这是一个个让我难以忘记的数字。因为有幸作为司改团队的一份子,全程参与了从方案起草到入额宣誓的各项工作。


2015年,我调入审监庭、审管办工作,2016年开始担任部门副职,协助领导、带领团队做好审判监督管理工作,这是跑道的第三段。在院党组的带领下,我先后执笔起草了本院司法绩效考核、审判流程管理、案件差错责任追究等十余项规范性文件;完成七十余项数据测算;拟写三百余份文稿;具体负责司法绩效考核智能平台的开发。以提升审判质效为着眼点,深度参与和推动各项改革创新。


在担任团干部期间,我曾参与创立“闵法青年训练营”等品牌活动,为青年成长赋能。,是PLUS演说会首位演说人,“庭前独角兽”公众微信号策划人和编辑团队成员之一。作为上海法官学院兼职教师,我主讲“信息技术与司法实践”课程,将自己在办案一线用好信息化工具的经验和心得,、入额法官、法官助理等千余人进行分享交流……这又是一段新的历程。


工作10年,我曾获评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三等功1次,获各类嘉奖6次。


工作10年,时间更积累了成长。每一次更换跑道,每一次重新出发,能不能跑得更远,我不再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本质上,这不是一场竞速赛,而是一场接力赛。我们从事的每项工作,都是从前辈、从同事手中接下接力棒,跑好这一程,并为下一程积蓄力量。赛场上只有队友,没有对手。如果存在竞争,那么,也是我们一道,与通向正义的障碍竞争,与堕向平庸的惯性竞争,与只争朝夕的时间竞争


,公平从正义不是高悬于远方的理想,公平正义就在我们脚下。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

 

李迎昌(上海二中院)

不忘初心,成就梦想


八年前,我从北方的一个小镇,坐着长途汽车一路向南,来到上海求学,从此与法律结缘。思念故乡的山水,又深爱着这片热土,是每一个在这里扎根的游子,共同的情怀。父亲他很为我考取法律专业而自豪。当我成为一名法官时,父亲说:好好干,别人的钱一分都不能拿,做一名好法官。这是父亲对我最后的嘱托。

华政七年求学,铸就了我的法律信仰。导师傅鼎生教授,教会了我治学务实严谨,用民法的精神去平等对待并尊重每一个人。我把这些融汇到工作中。


我痴迷法律适用。同事笑我啊,每遇到一个有法律争议的案子,就像发现了一块新大陆。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对每一个审结的案子做一个“点评”。前两天,我的第五本案件点评笔记正式启用。至今,我审理合议庭案件1930件,个人审结的633件二审案件,没有一件因法律适用不当或者事实不清,被再审改发。


我苛求案件事实。为了查清一个案件的资金走向,我跑遍了六家银行,核对了几百笔交易明细,最终让一个非法的“套路贷”案件浮出水面。我所审理的多个案件被评选为最高院公报案例、。


我追求情理兼顾。为此,我从审判实践中摸索出“四句”工作法,就是庭前先聊两句、庭中多听几句,庭后再劝几句,判决后多解释几句。用关怀之心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用善良之心去消除他们对法律的误解。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我所承办案件的调撤数量、调撤率多年来均名列前茅。


,是一个个优秀的集体和团队,让我成长。,执行庭贴过“条子”,业务庭办过案子,研究室“爬”过格子。那里,。


2012年,我有幸被遴选到二中院,在全国模范法官袁月全老师带领过的合议庭,从事我热爱的审判工作。在二中院这个青年法官成长的广阔平台,我成为首批入额法官,并代行审判长职务,,累计处理来电来访400余人次,用热线去传递法律温度,为此获得2011至2015年度市妇女权益保障先进个人。主笔市高院“家事审判改革”重点调研课题,参与撰写“法官智库丛书”,发送多篇次司法建议,多篇文章获国家级、市级奖励。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感受到家人、师长、集体对我的期待、信心和培养;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热情和美好;而我,也在以责任和担当,为司法事业奉献力量,让法律更有温度,让这座城市升温。

 

做一名国际化的中国海事法官


▼点击观看评选会展示视频


是一名海事法官。而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国际化的中国海事法官。什么是“国际化的中国海事法官”?我希望和我的海法小伙伴们一起,成长为能够站在国际海事司法理论与实践前沿的中国海事法官,能够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海法青春力量,通过海事审判职能的发挥,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既然有了梦想,在工作中就要向着它去努力。作为一名法官,执法办案是立身之本。涉外性强是海事审判的主要特点之一。如何在工作方法、审判方式上体现“国际化”是我在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课题。比如遇外籍当事人就会主动地向他们释明中国司法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增强外籍当事人对中国司法的信任,。又比如为了解决涉外审判中跨境取证、认证难的问题,我通过远程庭审系统,将当事人赴目的港看货情况实时连线传送至法庭,直接进行举证、质证,将原本需要2-3个月才能查明的事实,通过两个小时的庭审得到固定。


当然,做一名国际化的中国海事法官,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精品案件的审理来提升中国海事司法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用“中国规则”、“上海标准”来引领国际规则。2015-2017年,我共审结案件602件。,一起案件为英国知名出版社所刊载,。


近年来,为更好适应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战略需要,,组建青年法官翻译员团队,迈出了国际化海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作为队长,我组织大家编校英文版海事审判白皮书、更新英文门户网站、翻译发布精品案例裁判要旨,为提升中国海事审判透明度和国际影响力贡献青春力量,团队获评2017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标杆青年突击队。


荣誉并不是目的,苦练内功,,才是我们的动力。2016年6月,“庭前他山石”栏目推出,作为栏目主持人,我组织大家围绕司法改革、、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等主题展开翻译,以期引入域外司法前沿经验,。,翻译小组人数已超百人。


曾经汪洋大海切断陆地,语言差异阻隔沟通,如今海上运输联通各国,科技发展让地球变成村落,“做一名国际化中国海事法官”是我的梦想。而梦想的实现需要靠不懈的奋斗。吾当抓紧练就高强本领,高质量审理每起案件,努力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为中国海事审判事业奉献青春。

 

转身,不求华丽,但求踏实


其他21位候选人一样,我也曾端坐三尺法台,头顶国徽、身披法袍、手握法槌,行使神圣的审判权。在大多数人眼中,。而,还有另外一群人为法治建设默默付出。在这次司法改革中,他们被称为“司法行政人员”。如今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曾有一位同龄人和我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的工作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我们在这个岗位上,至少可以用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想法去推动一些工作。”这是当代青年的一份自信,一份担当。这一转身,不求华丽,但求踏实。

古人云:“蓄力一纪,可以远矣。”今年恰逢我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从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到特色工作、司法改革、文化建设等等,如数家珍。亲身经历并烂熟于胸的或许不足为奇,但能拂去历史的尘埃,,这样的经历实属难得,2012年,,我得到了这样一份幸运。这便是那份幸运的果实。


有人说我是最了解法官的人之一。从书记员到法官,我办理过民事、刑事案件,也曾带领青年突击队增援办理执行案件。民事法官的春风化雨、刑事法官的铁肩担当、执行法官的雷厉风行。不同的案件,相同的使命。而审管办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三大类六十余项质效指标了然于胸。


有人说我是最了解年轻人的人之一。,我有这份使命,带领怀揣法治理想的青年们一同成长。我们制定《青年干部培养实施意见》,建立青年人才库,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通过法官助理沙龙、书记员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业务素养,助力审判工作。通过打造“法学阶梯”“健兴运动会”“微书城”等文化品牌,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氛围,共筑“徐法家园”。


有人说我是最了解司法改革的人之一。2014年7月至今,从先行试点、薪酬制度改革、内设机构改革,从三批次119名法官入额、首批次9名助理遴选入额、144人次法官职务套改;从司改大事记的撰写、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我有幸参与其中,并坚守至今。而半年高院司改办人员分类管理小组的工作经历,让我身临这场变革的中心。这是当时我制作的全市首批法官入额情况表,我们称之为“彩虹表”。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但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最后,我想以一张照片结束我今天的演讲。这是今年我院迎新活动彩排时,同事抓拍后发给我的。我很喜欢。这不正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写照吗?每一项制度的出台、每一场活动的举办、每一篇报道的发布,无不凝结着行政人员的汗水与心血。华灯初上键盘声依旧,工作还在继续;夜深人静时微信响起,工作还在继续。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觉得我有责任为曾经或现在正奋战在行政岗位的同仁们传递属于我们的声音和力量——为着同一个法治梦,我们一起努力

 

潘静波(上海一中院)

做一个执着而专业的魔都法官


的微信昵称,叫“掘呀掘,小波”。很多人问过我,你“掘呀掘”挖什么呢,这么辛苦?其实,“掘呀掘”是我自己对法官的英语单词“Judge”的音译。我以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表明我的身份——法官。挺喜欢“掘呀掘”这个词,自带一种孜孜不倦的感觉。


成为一名法官,是我在学生时代就立下的志向。毕业找工作,很多同学都关注北京的工作机会,:包括浙江高院、北京二中院、上海一中院、苏州中院、威海中院。最终,孜孜不倦的我,如愿来到上海。来上海九年,我一心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官。为追求专业,我在不断的思考中努力修行


这样的思考,体现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中。我认为,将法律运用于实践,并对社会生活作出有效规范和指引,这是法官的职责使命,也是法官的价值意义。在我主审的淘宝店铺转让案和网约车平台被诉欺诈案中,为促进网络平台有序自治、网约车行业规范管理,我对相关行为作出妥当认定和评价。。


这样的思考,也体现在具体案件审理之外。我常在想:“针对某一类案件,不同法官对同样法条会有不同理解,甚至不同地区会有不同审判思路。这是可以避免的适法统一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法的局限性问题?”面对如此种种疑惑,我会向身边的“老法师”求教,也会花时间去阅读。最近一次“解渴”的阅读,要属魏德士教授的《法理学》,它让我对法律适用又多了一层理解。


这样的思考,更体现在对法律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多年的法律学习,加上平时的阅读习惯,让我在办案之余注重调研。我撰写的案例分析,。


两年多前,我作为庭前独角兽法律人生栏目的主持人,采访了李国光院长,谈及如何做好法官,李院长说:“你要孜孜不倦,坚毅地把这个路走下去,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你要迎难而上。”我知道,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官,并非自己所讲那么简单。但正如李院长所言,我会孜孜不倦,坚毅地把这个路走下去。


来上海九年,我逐渐喜欢上这座城市。这里,有我最爱的家人,有我值得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相信在未来,我还是那个执着而专业的魔都法官:“掘呀掘,小波”。

 

法官的品格底色


几天,有个律师庭前很兴奋地跟我说,在某刊物看到了我的论文,我本来还挺开心。接着,他真诚又严肃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俞法官你是不是五行缺硒?其实,父母为我取名用意很简单,希望我能像硒元素一般朴实且充满能量。

我喜爱唐人李中的诗句“朴素偕前哲,馨香越搢绅”,它传达了一种“素者至美”的真理。扎根派出法庭的七年,我学着褪去浮躁与功利,让自己深深植根于地而绽放云端,感受着朴素至简带来的力量


在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里,我不会忘记那位古稀老人红肿的双眼,和他女儿的冷漠。在这起浦东新区首例精神赡养案件中,老父亲要求女儿能定期探望。由于此类案件执行难,实践中存在不应判决的观点。最终我们还是果断依法支持了原告诉请,,为同类案件提供了示范效应。期间,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一定程度唤起了父女间曾经美好的回忆与情感。我想,朴素就是能直指人心,润物无声。坚持这样的理念,我与千名浦法人一起,去年不仅审结近15万件案件,更走进当事人心里。


在大大小小的案件里,我深刻记得那场发生在丰收季节的劫难。一起因道路晒谷酿成一死一重伤的交通惨案,晒谷农户最后赔偿的金额是他两年辛苦劳作的全部收入。案件结束后,我开始实地调研、查阅政策法规,深思熟虑后郑重向相关部门发送了解决晒谷难题的司法建议,引起了农委等部门的重视与关注。我想,朴素就是能悲天悯人,以民为本。坚持这样的理念,三年时间我发送了七篇这样的司法建议,社会反响强烈。


在数次演讲里,我最难忘这两次。2016年,我受邀在全市法官助理培训上授课交流。那时法官助理遴选制度尚未明确,迷茫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色。我放了这张光华路的照片,告诉大家,前景必定光明且美好。2017年秋,作为一等奖代表,我出席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年会。作为唯一来自法庭的法官助理,我在最高殿堂上,,提出了完善司法荣誉制度的建议。会后,某省高院领导说,。那时,我刚结束遴选考试的笔试,也获得了来自全场的祝福。而如今,我已经穿上法袍,,走在开庭的路上。我想,朴素就是坚守信仰,历经困顿之后仍不忘初心;就是脚踏实地,再去仰望星空。碧华院长说过,改革是一点点往前拱的,我很荣幸与在座的各位一道,做改革的奋辑者。


在海纳百川的上海,,我收获着进步与成长。数十篇论文发表,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担任蒲公英志愿者,为数百名孩子带去法治的阳光;积极投身团的工作,与优秀的青年人携手共进,始终忙而不累。我知道这是朴素简单的内心带给我的丰富馈赠。


故宫的匠人们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择一事,终一生”。我向往这样的状态,愿意将所有的梦想都凝成公正的刻度,将朴素化作品格底色,做一名扎根基层的司法工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内心的宁静满足与当事人的信任,就是对一名基层法官最好的回报!

 

法官的高光时刻


个职业都有它高光的一刻,英雄杨利伟进入太空的那刻、女排姑娘奥运夺冠的那刻,都是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而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是怎样的呢?

于我而言,主审的知产案件获评最高院年度十大,应该算的;代表上海青年法官参加赴美交流培训,可能也算的;今天,能有幸站在这里,一定也算的。然而,在更多无人喝彩、也没有掌声,甚至略显孤独的工作日常里,我想说,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更属于耐心、有担当而又始终相信的每一天。


我所从事的知识产权审判,实行的是“民刑行”三合一的审理模式,考验的是多部门法律的知识储备,民刑思维的切换,有时感觉就像左右手互搏,既要拿捏准民刑并举的“经脉”,也要能打通民刑衔接的“关节”;新类型案件无先例可循、新商业模式是否动了别人的奶酪,混杂着的技术问题有时复杂得像黑洞,释法衡权如同站在了十字路口。没有捷径、只有耐心地,下笨功夫,多跑出点距离,多跑点方向,哪怕来几次折返跑,路就会一点点清晰。专业精进——这就是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


有时,来旁听我庭审的是知名外国公司的地区总裁,他们或许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还有点疑虑;有时,小微科技企业的负责人来了,刚开始创业的他们,可能都没有钱请律师,他们会担心,知识产权的话语权就是“大鱼吃小鱼”。穿上法袍的那刻,我要担当起的,是代表上海司法的样子,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端稳天平,用司法的自信和风度,清晰而准确地发出声音。司法自信——这就是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


作为一个法律人,能与法结缘,本身就是件特别美好的事,我始终相信,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幸运地站在了离维护公平正义最近的距离,你的目光是真真切切地关注着社会、关照着人。而这份幸运值得我全力以赴。以法律人的智慧和情怀,与时代发展共鸣共振。社会担当——这就是法官职业的高光时刻。


耐心会成就匠心,有担当会生出温度,始终相信,我就能看到法律的大善大美。法官职业的那道光,照进了我平凡的每一天,我喜欢这个职业,我想把它做好。总有一种使命在召唤,总有一种激情在燃烧。我感恩所在的团队和在座的大家,在和你们互为镜像的日常中,我看到了更为真实、更为快乐的自己,你们也见证了我青春的奔跑。我们彼此闪耀出的光芒,汇聚在一起,将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时代变革中,追寻不变的力量

▼点击观看评选会展示视频


拍摄这段视频的时候,我跟摄影师讲,我想要拍出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感觉来。然后摄影师看了我一眼说,你挺时尚的啊,为什么要拍“不变”的感觉?

确实,我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跟得上时代”的人,能适应改变,,遇到新问题能调研出成果,又赶上司改革红利成为首批从法官助理入额的法官,但是今天站在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拥有的,并不仅仅是专业或者荣誉,我更想传递的是一种力量,一种让我能从容站在这里的力量。


我曾经办过一起耗时最长的案子,一名期货从业人员私下接受委托帮人理财。案子的核心在于这个行为是否有效。因为当时法律并没有对期货从业人员有太多限制,但我们清楚这可能是一个隐藏的市场风险。这个案子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了解市场、理解规则,所以最后出于对期货市场秩序的维护,我们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否定了行为效力。这个案子后来被最高院评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十大典型案例”。也就是从这个案子开始,我明白,一个真正“跟得上时代”的法官不仅应当有知识上的训练,道德上的判断,更应该有价值上的坚持


于是,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时候,我选择踏上了PLUS演说会的讲台去谈“法官的信任感”,还做起了一枚兼职的公众号法影斑斓和庭前独角兽编辑。这些并没有带给我什么荣誉。前两天出去外调的时候,被调查的人跟我说“我认识你,我听过你的演讲,觉得法官也没有那么难懂”。我听完很高兴,这就是传递的价值。很多人会把时代变化,理解成价值观的改变,但对我而言时代改变的只是手段,我的价值观从不曾改变,我始终希望可以用一种流行的声音,去构建一种认同感,但也不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现在,我又站在了互联网审判这个全新的领域,每天面对不断变化的案件类型,学习不断探索创新,但我从不曾忘记在这个多变的环境中坚守规则、信仰和自我价值,因为我知道,也唯有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变化的意义,才能在变化中找到更多可能。


很喜欢德国诗人特拉克尔的一句话“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追寻这种力量、共同行动的时候,这场行动本身就具有足够的意义,就像今天站在这里的22个我们。


论语说“执事不敬者,必败亡”,所以只要我们能坚定捍卫内心对规则的敬意、对法治的信仰,那么就算未来不可知,充满力量的我们都将永远年轻。

 





感谢您阅读“法影斑斓”,希望它能兼顾新知与审美。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funnylaw1978。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何帆出品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学校联盟